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脱贫攻坚>>工作要闻

开远:“双绑”发展 贫困群众乘上“国洪”快车

发布于:2021-02-05    信息来源: 开远市扶贫办

开远市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致贫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双绑”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找准企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结合点,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群众“联姻”,实现企业发展、群众增收。

1.jpg

国洪公司工作人员到种植基地收购蔬菜

开远市国洪经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以生鲜配送为主要业务的私营企业,对蔬菜品质要求较高,需求量大,但由于没有基地,一直无法形成稳定的供货体系,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和营镇格勒冲村是开远市的贫困村之一,地处海拔1100米的大山深处,光照时间长,四面环山,土壤肥沃,水源便利,无工业污染,发展种植绿色优质蔬菜条件优越。由于村子远离城区,离集镇也较远,长年以来,村民主要以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种植蔬菜也主要是以自家食用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村民增收乏力。

为解决企业无基地,形不成稳定供货,阻碍发展壮大的“痛点”和群众无技术、无市场,守着资源难发展的“难点”,开远市采取由政府搭建平台,建立“双绑”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和群众单打独斗、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开远市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在对格勒冲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对格勒冲村的土壤和水质进行取样送检分析后,决定建设格勒冲村蔬菜种植基地,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

2.jpg

国洪公司工作人员到种植基地收购蔬菜

为确保格勒冲村的产业扶得起来,减少群众面对市场的风险。国洪经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由国洪公司与村委会(合作社)绑定,村委会(合作社)再与农户绑定,实行订单式种植。国洪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和种植计划,采取公司下订单,村委会(合作社)按照公司要求分梯次组织村民种植。村委会(合作社)按照国洪公司要求,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施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销售,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的方式对接生产。公司在保障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实行随行就市的订价,既保障种植户的利益,调动种植积极性,又保证了蔬菜品质和市场的有序供应。

3.jpg

国洪公司工作人员到种植基地收购蔬菜

在建立基地初期,格勒冲村部分村民担心种出的菜销售难、价格低。为打消村民的疑虑,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国洪经贸有限公司率先转了6万元种植保证金到村委会账户,并与21户农户达成合作协议,建成了48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0.1至0.2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同时,专门聘请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通过精心种植管理,第一批蔬菜喜获丰收,公司就向村民支付了26万余元的蔬菜收购款,每户平均增收1万余元,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培育难,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登林开心地说:“国洪公司不仅教‘种菜’,还管‘卖菜’,只要种好就能赚钱。”

4.jpg

国洪公司工作人员到种植基地收购蔬菜

在做好本地配送的同时,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渠道,不断探索和打造“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确保让村民的农产品“既种得出、又卖得好”。国洪公司利用电商平台,根据村民种植的农产品上市情况,制定农副产品推送方案,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量,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实惠。

5.png

基地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农户笑开颜

羊街乡黑哪呢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云龙,有2吨多的红薯滞销,国洪公司得知后,积极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宣传销售,详细介绍产自大山深处的绿色生态红薯,并以“国洪电商、爱不孤单”进行推送,三天时间就销售一空,而且销售价格还略高于市场价。王云龙激动地说:“要不是有国洪帮忙,一年辛苦又白忙,现在不仅卖完了,还卖得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6.jpg

开远市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员工在分拣蔬菜

为做出开远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国洪公司对农户提供的所有农产品进行检测,并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一站式”服务,使开远甜藠头、东魁杨梅、蜜桃及碑格黑毛土猪、跑山鸡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深受消费者好评,回头客不断,既让全国各地的客户享受到了开远特色美食,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7.jpg

开远市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员工在分拣蔬菜

羊街乡城红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志安高兴地说:“自从开展‘电商+扶贫’之后,我家的五黑绿壳鸡蛋就不愁卖了,原来只卖1块2角钱一个,现在卖1块5角钱了,今年要比去年多收6000元左右。”

8.jpg

开远市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员工在分拣蔬菜

“双绑”变“双赢”,脱贫成效得到巩固提升。目前,国洪经贸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和营、羊街乡、碑格乡、灵泉街道与5个村委会(合作社)建立了“双绑”联结,建成蔬菜种植示范基地6个,共650亩。带动了1200余户村民开展种植养殖,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实现增收近800余万元。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又走出了一条“从基地到餐桌”的追踪溯源配送模式,打通了产业帮扶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18 开远党建网 滇ICP备17004191号-1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1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3-3737594

技术支持:中国红河网